Excel在文書處理的實務上算是使用相當頻繁的一套軟體。有些小朋友想要做零用金或成績的計算,但是不知怎麼設計,才能在填完數字金額後自動加減。今天來點小教學,以欄位間加減做簡單示範。
首先開啟Excel,認識一下欄位的名字:
以橫列字母先取姓,再以直行的數字取名,如圖中點選的欄位,即稱為A1其餘以此類推。欄位間的數字如要做計算,就必須當作是欄位間的互相加減,如下圖以成績表來示範:
點選B5的位子(要放合計的地方),然後在紅色箭頭空白處,輸入=符號,接下來把欄位名字打上去,這三個欄位是要總計,因此都打上+的符號,將來要運用在收支計算的話,+與-號就自行更替運用而已。輸入完畢在下面任一位置點一下,就能看到合計出來。此外,還可以有另一個作法。
把C2、C3、C4都選起來之後,在紅色箭頭處,有一個跟E相反方向的符號,點下去就能把所選取的欄位,一起加總起來,當然結果,就是出現在C5的地方。
第一次月考和第二次月考的國語成績選好後,由剛才符號旁的倒小三角形按下,可以選擇平均,就能為成績部份做出平均值,其餘的功能可以自行玩玩看。在此只用文字簡單說明如下:
●計數:例如產品和考試科目,不知總數是多少,可將欄位全選出來,再按計數功能,就會自動計算出共有幾科目或幾項產品,像案例的國語、英文、數學,計數出來是3。
●最大值:例如國語共有兩次成績,都選出來,再按最大值,因此會出現99,因為99為兩次成績中最大的數字。
●最小值:例如數學共有兩次成績,都選出來,再按最小值,因此會出現66,因為66為兩次成績中最小的數字。
註1:最後再來點小提示,萬一我想把第一次月考的總成績加上第二次月考的總成績都加起來,有什麼好方法呢?你可以這樣處理:在你想放進總成績的那個空白欄位,於fx旁的空白處輸入: =B5+C5 (前提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小計要先做出來)。如果沒有做出先前的小計,就直接輸入: =SUM(B2:B4)+SUM(C2:C4) 這樣也是可以做出來。B2:B4是指由B2到B4欄位,SUM是指總計,多試幾次就能玩出心得囉~
註2:乘除的運用方法大同小異,和平日學的四則運算無異,只不過是做的時候用欄位名字取代。